永信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--HAC保健食品購物網
永信藥品產品約500種,包括人用藥品、動物用藥品、化妝品、保健產品、原料藥、特用化學品。

台灣營運總部企業成功經驗_永信藥品

台灣營運總部企業成功經驗_永信藥品

一、公司簡介

    永信藥品1965年以150萬元的資金草創,前身為永信西藥房,發展至今已成為台灣製藥工業的領導廠商,營運範疇包含西藥、中藥、化妝品、健康食品及檢驗試劑之研發、製造、銷售及進出口貿易。為確保原料供應來源及降低生產成本,永信在1976年成立永日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,以提高垂直整合的程度,並己經獲得美國FDA認證,行銷歐美各國。另為因應國際化趨勢,以及考慮市場、通路與研究資源的取得,永信於1985年成立香港永信,之後更持續在馬來西亞、美國及中國大陸等地設立子公司,並設廠生產。

    永信藥品在台灣藥廠中居龍頭地位,在品質上的堅持也是有目共睹,在1994年獲美國富比士財經雜誌評為全球100家最具潛力的中小企業,2003年原料廠及2004年製劑廠更相繼取得美國FDA認證。此外,多年來更多次獲得經濟部產業科技發展獎、產品開發獎及工業精銳獎等品質獎項之肯定。目前台灣永信預估的營業額在25億新台幣左右,整個集團約可達35億新台幣。未來除了持續穩健的經營藥品本業之外,亦投入健康食品的生產,以製藥的既有核心技術以及對於品質的堅持,可望在健康食品市場佔有一席之地。

二、國際化布局策略

    就藥品而言,國內外的生產成本差異不大,因此降低成本並不是製藥業海外投資主要的考慮。永信集團在海在海外設立據點,一開始都是著眼於行銷通路的建立,待市場日趨成熟之後,再開始考慮生產線的建置,因此市場的取得為其布局全球的主要誘因。為因應國際化趨勢,以及考慮市場、通路與研究資源的取得,永信藥品於1985年邁出海外拓展的第一步,成立香港永信。之後更持續在馬來西亞(1986年)、美國(1990年)、上海(1994年)、昆山(1994年)等地設立子公司並設廠生產。

    以市場規模來說,目前永信所生產的藥品90%以上內銷,但台灣的市場規模太小,若不拓展海外市場,則無法達成規模經濟與國外藥品大廠競爭,因此全球化布局是一條必須要走的路程。但就市場開發而言,要面臨國際大型藥廠的競爭,勢必要改變醫師原有的用藥習慣及打開醫院的通路,這都需要相當多的時間與資源。在早期台灣醫療產業並不發達的情況下,永信國際化的過程其實相當艱辛。以下分別探討四大子公司的情況:

(一)香港

    永信藥品於1985年進軍香港,以行銷功能為主。在進入香港市場之初,多數國際藥廠看不起台灣藥廠,並不把永信當成競爭對手。但經過長期耕耘,目前永信在香港擁有相當的知名度,多數醫院都認可永信的品質,香港成為永信國際化過程中第一個攻下的灘頭堡。

(二)馬來西亞

    馬來西亞是永信第信第一個在海外建立的生產基地,當時在海外廠址的選擇時,曾先後考慮泰國、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國,在這些國家中,馬國因為擁有較為健全的法治環境,政府效率亦較佳而成為投資地點。一般而言,製藥業受政府的管制甚多,而永信的經營理念中相當重視法治的精神,也因此馬來西亞成為永信投資設廠的第一選擇。

    相較於後期的投資,永信在馬國的投資金額占所有海外投資的金額是最小的,但目前獲利與穩定性卻最高。目前永信在馬國是當地排名前五大的藥廠,並已於2004年2月在馬國上市。目前永信在馬來西亞相關布局十分積極,藉由母公司技術協助、自有研發能力配合及資金與產能的規劃,未來深具發展潛力。

 (三)美國

    因為技術落差,永信在國際化的初期還不敢貿然投資歐美,經過累積多年的研發成果和馬來西亞的投資經驗後,才開始在美國設廠,目前永信在美國的投資金額是所有海外投資中最高的。多年來永信對於美國社會文化及法令規定已有相當認識,數種產品則通過美國FDA認證順利打入當地市場。美國子公司在去年開始有盈餘,但產量尚不足以滿足美國市場的需求,已積極規劃擴廠中。

(四)中國大陸

  中國大陸是未來重要的市場,但中國大陸對外資廠商的規定相當嚴格,目前永信在中國大陸有四項產品,即是利用原先的產品改變成新的劑型生產。此外,產品經過台灣技術人員指導,已達到GMP的要求,未來將不斷提高技術層次。

就目前永信全球化布局的型態來說,台灣永信無疑是實質的營運總部,所有海外子公司的生產運作模式、技術規範、工作標準及會計制度都比照台灣永信,台灣也會提供標準作業程序給各子公司,再翻譯成當地語言,連廠房的外型和設計都和台灣永信大同小異。又基於集團內的統籌運作,海外子公司財務報表是每個月5號一定要匯回總公司,總公司並直接以電子郵件方式與海外子公司溝通,必要時並要求說明理由,藉此掌握各子公司的運作情況,而每個子公司得到母公司的技術都需要支付權利金給總公司。

     各子公司如果有較大的投資案均需得到台灣方面的授權,若是要蓋廠,則由台灣的技術人員參與。在成立企業營運總部之後,永信藥品並沒有因此特別調整組織結構,因為台灣總公司原本就扮演著營運中心的功能,但隨著組織結構日趨複雜,跨國、跨組織間的協調運作將更趨頻繁,未來無論在生產、財務、資訊、行銷及研發等功能都需要緊密的溝通,而營運總部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。

三、國際化成效

(一)資源互補,整合效益顯著

     透過子公司間的協調運作,以集團核心技術與市場經驗,無論在整合技術的取的取的取得、市場的開發與藥品的生產各方面,都可以資源互補,統籌運作。而為了要取得此一效益,永信集團各個子公司間均有緊密的協調與控制。例如台灣的生產成本、運費或關稅較高的時候,可由生產成本較低的國家出口,未來具有相當的發展潛力。

(二)複製核心技術能力,可收規模經濟之效

     台灣永信已有能力將關鍵的核心技術、營運系統與市場經驗複製到各子公司,讓子公司有所遵循,這可使海外設廠所需的成本降到最低,亦可確保品質的穩定。另外,所開發出來的專利新藥或製程的改善方法,亦可快速複製到其他子公司。再者,由於製藥業具有一定技術瓶頸,及高度的資金規模經濟性,除了研發人員之外,諸如設備的購買或資訊系統的建立,都需具有相當高度的規模經濟,目前永信積極導入ERP系統,便是著眼於隨著集團規模的擴大,各子公司間的技術與生產協調需求也將增加。

(三)權利金稅務抵免具財務效果

  台信第一個在海外建立的生產基地,當時在海外廠址的選擇時,曾先後考慮泰國、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國,在這些國家中,馬國因為擁有較為健全的法治環境,政府效率亦較佳而成為投資地點。一般而言,製藥業受政府的管制甚多,而永信的經營理念中相當重視法治的精神,也因此馬來西亞成為永信投資設廠的第一選擇。

    相較於後期的投資,永信在馬國的投資金額占所有海外投資的金額是最小的,但目前獲利與穩定性卻最高。目前永信在馬國是當地排名前五大的藥廠,並已於2004年2月在馬國上市。目前永信在馬來西亞相關布局十分積極,藉由母公司技術協助、自有研發能力配合及資金與產能的規劃,未來深具發展潛力。

 (三)美國

    因為技術落差,永信在國際化的初期還不敢貿然投資歐美,經過累積多年的研發成果和馬來西亞的投資經驗後,才開始在美國設廠,目前永信在美國的投資金額是所有海外投資中最高的。多年來永信對於美國社會文化及法令規定已有相當認識,數種產品則通過美國FDA認證順利打入當地市場。美國子公司在去年開始有盈餘,但產量尚不足以滿足美國市場的需求,已積極規劃擴廠中。

(四)中國大陸

  中國大陸是未來重要的市場,但中國大陸對外資廠商的規定相當嚴格,目前永信在中國大陸有四項產品,即是利用原先的產品改變成新的劑型生產。此外,產品經過台灣技術人員指導,已達到GMP的要求,未來將不斷提高技術層次。

詢價留言

您好,如有任何詢價需求,請善用這裡的【詢價留言】我們在收到您的留言時,會盡快處理及回覆!

驗證碼圖片驗證碼圖片驗證碼圖片驗證碼圖片
同步成為台灣黃頁詢價供應商。
To:
永信藥品

聯絡人:傅**

Email:u***7*@yungshingroup.com

詢價回覆率:90%

免費諮詢
https://2100game.web66.com.tw/web/News?postId=1341911[開獎道具]活動宣傳抽獎

[開獎道具]活動宣傳抽獎

打造一個會做生意的網站,自帶流量、保證有單! 前往了解